新君继位也是要遵守礼法的
从汉武帝\”罢黜百家唯我独尊\”以后,帝王便和宗法的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而要证明“君权神授”的正当性与合理性,身为“天子”的
从汉武帝\”罢黜百家唯我独尊\”以后,帝王便和宗法的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而要证明“君权神授”的正当性与合理性,身为“天子”的帝王,在即位前进行祭祀,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而皇帝也必须要拜祭列祖列宗,毕竟列祖列宗也是立下汗马功劳,才能一统天下。
然后皇帝还要向所有人宣布,告诉所有人天下已经易主了,虽然听上去很容易,但实际上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。所以从新君出殡的那一刻起,礼部就一直在忙碌着。他们不但要处理先皇的丧事,还要处理新皇的加冕大典。在先帝“守孝仪式”之后,接下来,就是新君加冕典礼,这才是一国的重中之重。
在此作者还需要指出一个错误的观点,那就是在“国丧”的时候,是不会举办继位大典的。毕竟这两件事情,一件“丧事”一件“喜事”,根本就没有办法一起办。所有人都将“灵前继位”与“登基大典”搞混了,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。更何况新君即位,往往不会先册封皇后,也不会先管自己的私事。由于旧君之事未定,“太后”、“太妃”等都是新君优先册封的。
等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,这位新君就可以开始自己的事情了。而册立后通常都是在两年之后,以示悼念。就算是新的君王,也会有一些“新政策”,需要等待一年的时间。由于传统观念(孔孟之教)的缘故,君王在孝三年内,不得改变其父所立之规矩,以示孝敬,在此,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,他就是那个在文学上稍逊一筹的汉武帝。
从那以后,“年号”就成了帝王最大的象征。若是有大事发生,帝王也会改变自己的“年号”,叫做“改元”。历朝历代新君即位,定名“建元”。若按儒学的规矩,则是在三年内为君王守丧,方能“建元”,而“以日易月”,则君王只须在二年内即可“建元”。这也是为什么,先皇驾崩的那年,这个国度还在沿用以前的年岁。
万历四十八年,明光宗朱常洛即位,即为“泰昌”之年。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,他就已经“驾鹤西去”,接下来的一年,便从朱由校的“天启”元年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至于朱常洛,他就陷入了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,成为了一个无名之辈,总而言之,在“灵前继位”才能成为成了真正的“帝王”,但是新君的地位必须经过官方“任命”,他的地位才是真正合理和合法的。
TAG:君王,先皇,列祖列宗,年号